帶式輸送機操作規程
1.必須經專業培訓考試合格,取得操作資格證,持證上崗。
2.必須熟悉所使用帶式輸送機的機構、性能、工作原理、各種保護的原理和檢查試驗方法,會維護保養帶式輸送機,掌握消防器材的正確使用方法,熟悉生產過程和《煤礦安全規程》有關規定,按本規程要求進行操作,能正確處理一般性故障。
3.嚴禁人員乘坐帶式輸送機,不準用帶式輸送機運送設備和笨重物料。
4帶式輸送機的電動機及開關附近20米以內風流中瓦斯濃度達到1.5%時,必須停止工作,切斷電源,撤出人員,進行處理。
5.帶式輸送機運轉時禁止清理機頭、機尾滾筒及其附近的浮煤。不許拉動輸送帶的清掃器。
6.在檢修煤倉上口的機頭卸載滾筒部分時,必須將煤倉上口擋嚴。
7.處理輸送跑偏時嚴禁用手、腳及身體的其他部位直接接觸輸送帶。
8.拆卸液力偶合器的注油塞、易熔塞、防爆片時,應戴手套,面部躲開噴油方向,輕輕擰松幾扣后停一會,待放氣后再慢慢擰下。禁止使用不合格的易熔塞、防爆片或用代用品。
9.在帶式輸送機上檢修、處理故障或做其他工作時,必須閉鎖輸送機的控制開關,掛上“有人工作,不許合閘”的停電牌。除處理故障外,不許開倒車運轉。嚴禁站在帶式輸送機上點動開車。
10.除控制開關的接觸器觸頭粘住外,禁止用控制開關的手把直接切斷電動機。
11.必須經常檢查輸送機巷道內的消防及噴霧降塵設施,并保持完好有效。
12.認真執行崗位責任制和交接班制度,不得擅離崗位。
13.上崗后應檢查輸送機機頭范圍的支護是否牢固可靠,有無障礙物或浮煤、雜物等不安全隱患。
14.將帶式輸送機的控制開關手把扳到斷電位置閉鎖好,掛上停電牌,然后配合維修工對下列部位進行檢查:
a.機頭及儲帶裝置所用連接件和緊固件應齊全、牢靠,防護罩齊全完整,各滾筒、軸承應轉動靈活。
b.液力耦合器的工作介質液量適當,易熔塞和防爆片應合格。
c.制動期的閘帶和閘輪接觸嚴密,制動有效。
d.減速器內油量適當,無漏油現象。
e.托輥齊全、轉動靈活,托架吊掛裝置完整可靠,托梁平直
f.承載部梁架平直,承載托輥齊全、轉動靈活、無脫膠。
g.帶式輸送機的前后搭接符合規定。
h.機尾滾筒轉動靈活,軸承潤滑良好。
i.輸送帶接頭完好,卡子無折斷、松動(硫化熱補接頭無開膠現象),輸送帶文藝撕裂、傷痕。
j.輸送帶中心與前后各機的中心保持一致,無跑偏,松緊合適,擋煤板齊全完好。
k.動力、信號、通訊電纜吊掛整齊,無擠壓、刮碰。
l.煤倉上口的柵欄、篦子應完整牢固。
15.開機時,取下控制開關上的停電牌,合上控制開關,發出開機信號并喊話,讓人員離開輸送機轉動部位,先點動2次,再轉動1周以上,并檢查下列各項:
*各部位運轉聲音是否正常,輸送帶有無跑偏、打滑、跳動或刮卡現象,輸送帶松緊是否合適,張緊拉力標表指示是否正確。
*控制按鈕、信號、通訊等設施是否靈敏可靠。
*檢查試驗各種保護是否靈敏可靠。
上述各項經檢查與處理各個后,方可正式操作運行。
16.必須按規定的信號開、停輸送機。未使用集中控制的多臺帶式輸送機聯合運轉時,應按逆煤流方面向逐臺啟動。
17.不準超符合強行啟動。發現悶車時,先啟動2次(每次不超過15秒),仍不能啟動時,必須卸掉輸送帶上的煤,待正常運轉后,再將煤裝上輸送帶運出。
18.在運轉過程中,隨時注意運行狀況;經常檢查電動機、減速器、軸承的溫度;傾聽各部位運轉聲音;保持正常灑水噴霧。
19.發現下列情況之一時,必須停機,妥善處理后,方可繼續運行。
*輸送帶跑偏、撕裂、接頭開子斷裂。
*輸送帶打滑或悶車。
*電氣、機械不見溫升超限或運轉聲音不正常。
*液力耦合器的易熔塞熔化或耦合器內的工作介質噴出。
*輸送帶上有大塊煤(矸時)、鐵器、超長材料等。
*危及人身安全時。
*信號不名或下一臺輸送機停機時。
20.接到收工信號后,將帶式輸送機上的煤完全拉凈。上一臺帶式輸送機停機后,將控制開關手柄扳到斷電位置,鎖緊閉鎖螺栓。
21.關閉噴霧降塵水的閥門,清掃電動機、開關、液力耦合器、減速器等部位的煤塵。
22.在現場向接班司機詳細交待本班輸送機運轉情況、出現的故障和存在問題,按規定填寫好本班工作日志。對存在的問題要及時向值班領導匯報。
[上一篇]
振動篩故障分析與處理
[下一篇]
不銹鋼剛性葉輪給料機的應用場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