振動篩的發展概況
篩分設備在國外的發展已有300多年的歷史,在此之前,物料的篩分主要采用人力篩分,動力篩分最早也是搖動篩。大約100多年前就出現了慣性篩,最早的慣性篩是采用柴油機帶動的,主要用于物料的分級作業。
比較完善的振動慣性篩出現在19世紀初,主要是用于分級的圓振動篩(單軸振動篩),隨著選煤、選礦業的發展用于脫水的直線振動篩(雙軸振動篩)逐漸發展起來。
單軸振動篩的發展經歷了簡單慣性式向自定中心式的發展過程。直線振動篩經歷了箱式振動器到雙電機拖動的筒式振動器(自同步技術),目前為箱式振動器與側邦式塊偏心單元體振動器(自同步技術)的并存時代。
現在振動篩軸承普遍采用了振動設備專用軸承,篩框的主要聯接件采用了虎克鉚釘或高強螺栓,篩面采用了不銹鋼篩面、聚鞍脂篩面等。篩框結構逐漸趨于合理,篩框受力設計上逐步由靜態動力設計向以模態分析為基礎的現代動態設計階段發展。
在振動篩的制造方面,主要焊接結構件均采用了去應力和噴丸處理,對篩框的形狀誤差、主要構件的形位公差、粗糙度控制等方面的要求越來越嚴。
雖然篩分機的結構形式在發展過程中出現了許多種新型結構及篩分方法,但通過實踐證明,許多看似理想的結構型式被無情淘汰。因此,國際上一些篩分機制造廠家生產的振動篩結構型式逐漸趨于近似,機型趨于穩定,人們已不在追求新、奇結構型式,而把追求篩分機的可靠性指標放在首位,因此篩分機壽命普遍提高,正常使用壽命普遍達到5年以上。
振動篩噪聲指標是影響工人身體健康的一個主要指標。過去箱式振動器由于采用齒輪傳動,噪聲通常達到90分貝以上,后來逐漸采用了自同步技術,噪聲由原來的90多分貝下降到85分貝左右。但自同步技術存在拋射角不穩定,工作頻率不能有效調整等因素,使得箱式振動器的振動篩不但沒有被淘汰,甚至通過不斷改進結構形式,提高齒輪加工精度,改善齒面嚙合狀態等方法,而重新發展起來,噪聲也從過去的90多分貝下降至85分貝左右。
[上一篇]
篩分機械發展方向>
[下一篇]
振動篩的軸承潤滑的改進